大小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的一种。在一定范围内,观察者对物体的知觉大小不完全随视象大小变化而趋于保持物体实际大小的心理特性。这主要是过去经验的作用以及对观察距离等刺激条件的主观加工造成的。其影响因素有刺激的外部条件、物体距离和观察方位等。刺激条件越复杂则表现出恒常性,刺激条件减少则恒常性减少;距离很远时大小恒常性便消失;水平观察时恒常性表现大,垂直观察时恒常性表现小。

 

 

 



反转错觉

 

人类的生命,是在人体诸多器官都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得到保证的,这同自行车只有在运动的期间才能保持直立的原理是一样的。形态的生命也是如此,视觉活动所用的时间支持了形态的存在。当纸张静置于桌面上的时候难于使人联想其是有生命的,但是如果用手将其轻轻地揉一下再放回原先的位置上,纸张便会因其返回原状而动起来,纸张因为这种伸缩的运动就能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人们对形态的知觉活动,也是从类似纸张的反作用运动的能量中产生出来的。

 

人眼在注视一会儿红色的灯光以后,再把目光转移到白纸上,就会在纸上产生绿色残像的生理现象。一般的情况下,我们在看黑色的时候是在同白色、灰色或者是其 他色彩对比下进行的。我们在观看白纸上面平面图形的时候也是如此,白和黑的关系同图形或是背景有十分密切的关联,也就是说,黑白关系的发展和变化是由图形或者是背景所包含的要素而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视觉对象即使是复杂的,我们的视觉也有追求最简单的表面同一功能的倾向,因此,眨眼一看,即使是单纯的东西其实也包含着诸多的问题。

 

关于图形反转的研究是始于1920年前后,开始于丹麦的心理学家E·鲁宾先生。根据其研究结果,类似图形反转的猜谜画很早以前就有过。根据他的学说,我们的感觉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感觉的过程中始终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对某种形态的认同是因为其背景存在的缘故,除此之外而没有其他任何可以解释的理由。在这里我们来看一下鲁宾的错觉艺术图像,两个人头之间显现出古希腊的杯子,这是能够阐释其学说的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图1)。

 

图1、鲁宾的反转图形(1915年)

 

在这里,如果我们把图形看成杯子的话,两边的头形部分就变成了黑色的背景。反过来,我们如果把图形认同为人的头部的话,杯子就会消失而成为白色的背景,这是由于我们视觉活动回路中心转移而产生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两者是不能同时出现在人的视觉回路之中而成为图形的。

 

对象之间具有相互类似的特征,或是在某一个角度有其共同点,含有等同质的要素等,是引发视觉同化倾向的重要因素。同时,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反群化认知时,这些因素又很容易促使图形和背景产生相互反转的视觉对象。例如,将很多的点有秩序地横竖排列起来,当我们的视线以纵向为中心的时候,点之间的垂直距离要大于水平距离,而当注意力集中在横向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水平间的距离要大于垂直的距离。这种视觉现象,是两个方向在、司隔距离相等的情况下而产生的水平和垂直的两个群化体交替展现的错觉现象。非常有趣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群化现象,一定是以竞相展现的形式而出现的。

 

黑白相间的方格花纹,其黑与白之间的量完全一致而容易产生反转的现象。据说,由于这种现象能给人以非常不安定的印象,引起了古代希腊人的反感而把这种图像视为野蛮的纹样。斑马身上的纹样也具有相同的视觉效果,这主要是起到保护自身的作用。

 

 

图形与背景能够相互反转的图像,是由两者之间的线所决定的(图2)。在视觉回路相互交替的场合下,二者之间共有的线即可以把它视为其轮廓线的一部分,也可把它视为两个图形的境界线,属于轮廓线一方的便成为图像中的图形而另一方便成为背景,反之,便会产生相反的视觉效果,如何去看待,取决于我们的视觉上的判断。

 

一般情况下难以辨认的线,通过人们的视觉而能够明了地揭示其变化以及所构成的形象,这是因为一根线具有为两个图形同时服务的功能(图2)。

 

在三维的世界里,决定图形和背景关系的一般来说是有多种多样的因素,而这在平面上反转的知觉世界里几乎是不存在的,平面上制约判断的因素比较单 一,就比较容易产生错视的现象,这是因为,在半向上用轮廓线表示图形使之容易符号化。

 

最早对这种错觉的艺术形式发生兴趣而进行热心研究的,是艺术家M·c·埃舍尔先生(1898~1972年)。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受到学者和技术工作者的欢迎,是因为他充分地利用了鲁宾、K·可伏卡以及M·哈罗夫等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埃舍尔经常使用的表现手法是哈罗夫的从二维的线和面产生出来的三维视觉效果的造型原理(图3、图4)。

 

图3《八个面孔》(1922年,M.C.埃舍尔)。男女各四人有时是图而有时又转为背景。

 

图4《天空与水》(木版,1938年,埃舍尔)乌与鱼的表现是以中央部分为等界的

 

 



恒常性

 

知觉规律之一。一定范围内知觉条件改变时,其知觉映像仍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倾向。存在于人对大小、亮度、形状、响度、颜色、位置的知觉中。经典理论认为,这是人在过去经验的基上进行现实计算的结果。格式塔理论认为,人的感受器中存在类似大脑皮层中的神经网络联系。人对相似刺激进行知觉时确定了那些保持不变的特征,这对人认识客观物理世界有深刻的生物学意义。在深灰心理学中,指人的价值和态度的一致性。

 

 

 



回转错觉

 

回转的错觉,主要是指物象随着自身上下回转、倾斜而引起人们视觉认知上发生困难、产生错觉的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有些东西,即使是司空见惯的,如果将其倒转起来观看,仍能够产生完全意想不到的视觉结果。印刷字体,将其上下倒过来看还能够勉强辨认,而在手写体的情况下一般是很难认读的(图1-1)。

 

 

图1-2,是将图1-1反转180°而得到的图形。如果是简单的图形上下即使是颠倒过来我们还是可以认知的,但文字的场合下感觉是不一样的。图1-1的文字看起来是比较妥当的,将其反转180°文字便失去其固有的安定性,因为按照图文字案的基础常识,下边的部分一般都是比较大的。

 

19世纪的爱伦斯特·马哈曾这样论述过:将正方形倾斜45°就能把它感知成菱形。从这一点来说,观看的方向对认知形态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上下左右变化其位置,形态本身并不发生物理性质的变化,变化的只是人们的视觉感知。

 

把图形回转确实刺激视网膜而发生方向性变化。将头倾斜45°,去看正常平放着正方形,其视网膜的变化应同两眼平视去看倾斜45°的正方形是相同的,可是,倾斜去看,正方形却不能被看成为菱形。从这点看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视网膜的问题,让视网膜发生变化的是图形及其周围的环境,也就是构成现象的垂直与水平之间关系的问题。上面所论述的,主要是指纸面的图形上下左右关系的变化的问题。将长短相等的两条直线分别以平行和垂直的方式放在一起,垂直的直线要比水平的显得长一些,对我们的视觉来说,像这种垂直关系与水平关系的图形是最容易产生错觉现象的。

 

我们的身体是在受地球引力影响的同时不断地进化、成长和发育起来的,也许是这个缘故我们的视觉感知器官对垂直和水平衡量的尺度是有所差别的。根据众多的心理学家的实验,感知垂直与水平主要是受重力(内耳的前庭器官、身体所感受的大气压、筋肉受到刺激时的反馈等)及现场周围的环境所影响。在暗室内,用倾斜的姿势去看垂直而明亮的线,视网膜将会自动修正由身体倾斜而带来的影像,仍然会把线感知为垂直于水平线的直线。把头倾斜起来去观察图形其误差能够自动进行补正,因而,其认知活动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当把图形翻转180°去观察,其认知活动就变得比较复杂,这时修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花费时间而最后不能够认知的情况非常多。反过来书写的句子和文章也是如此,会大量增加修正机能的负荷而使认知活动变得比较困难。修正机能活动的对象通常是单个的,不能同时处理众多的成分,对面部的认知活动就是如此(图1-3、图1-4)。

 

图1-3 上下完全是一样的图形,将其回转90°图形就会产生变化,上边的是兔子而下边的是鸭

 

图1-4 小小的拉布金斯夫人和马法尔老人混乱的《鱼的故事》中的一个片断。
利用反转的错觉现象,6个片段构成了12幅画面

 

面部的认知活动是比较复杂的,因为面部包含着很多的特征。因此,想要完整地认知面部的总体特征,首先要对每个细部进行正确的感知。可是,当你在注意修正嘴 唇部分的特征时,其他部位就不能得到及时的修正,而此时视网膜上的认知活动仍在继续进行着。因此,许多其他的成分便不能同时被修正,这就妨碍了认知活动对整体 图像的修正,所以,仅将图像回转一下就有可能产生错觉的现象。说得彻底一些,多少复杂一点的图形,将其回转过来看时图形一般都会发生变化,此时,视网膜上的影 像即使是有一些差异,因为图形的方向性质没有改变,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能被感知为同一个图形,这与我们视觉的内在特征是有关联的。

 

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变化和同一的构成形式,对造型来说一眼能看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在视觉表现方面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可以说是一个难得的长处,是绝妙的艺术创作和思考模式的源泉。

 

图1-5 抱着花瓶的妇女,妇女正在往身上泼水。完全相同的图形,将其反转180°视觉效果便发生了变化

 

 



几何错觉

 

视觉上大小、长度、面积、方向、角度等几何构成,和实际上测得的数字有明显差别的错觉,称为几何学错觉。包括谬勒·莱伊尔错觉、赫林错觉、奥尔比逊错觉、庞邹错觉 、水平垂直错觉、左纳错觉 、咖啡墙错觉、波根多夫错觉等错觉。

 

水平垂直错觉

 

赫林错觉

 

奥尔比逊错觉 弗雷泽旋涡错觉

 

 



双重错觉

 

>> 距离不同而产生的错觉

 

在感知形态的时候如果视觉条件不好,就会产生用尽可能少的要素去构成形象的简洁化倾向,这就是在前面说过的人们在感知物体的时候,物的全体形象比局部更容易受到注视。在昏暗的地方,长时间经过的场合下,对象在运动的时候,从远处去注视时,视觉条件比较恶劣的场合确实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原因,在这里,我们以排除距离以外而所有条件都具备的条件为前提去论述其视觉的特性,这些现象,都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环境当中,在绘画展览以及其他各种展览的视觉环境中也都含有这些因素。在特殊的情况下,即使是在十分恶劣的视觉环境中,仅仅改变其观看的距离,即使是同一个形态也能够产生完全不同的视觉效果。像这样的造型形式,可以追溯到古代10世纪前后以及印刷技术还没有普及的时代,那时候的书籍仝靠手工书写,所以数量非常有限,书籍在当时是属于贵重物品,因而,为了让书籍更加漂亮,对所有的大写拉丁文字都进行了特别的设计。另外,由于书籍没有普及,文盲比较多,为了让文字具有亲密感而且容易记忆,能够引起人们阅读兴趣的设计是必要的,所以许多文字造型采用了双重错觉的视觉设计的手法。

 

 

这是一幅在照片基础上经过处理的电脑绘画,内容是耸立在法国巴黎一所著名寺院顶上的有名的怪物。电脑将照片里面的黑、白、灰等细节部分通过自动处理进行筛选,照片上面就会产生大量细小而大小各异的小点点,然后把这个经过处理的图版扩大之后去看,就会产生很有意思的结果,电脑所选择的亮灰色是建筑物,中等亮度的是各种各样的颜面,而暗灰色的则是猫。再远一点去看这幅画,建筑物、颜面和猫都会消失在怪物之中。图的左上角是电脑所选择出来的图形。

 

从近处看,可以看到一位坐在化妆台前正在化妆的女士,离开一定的距离去看是一个骷髅。同时看到两个形象是比较困难的

 

毕加索的作品《抱幼仔的狒狒》(1951年)是用废旧物制作的作品,老狒狒的头是用玩具车构成的

 

达利的作品《海边的人像与水果的幻想》(1938)。远山的风景可以看出犬的头部

 

桑塔唱片外套的包装设计(cBs索尼公司)。狮子的头部是由人的群像构成的,巧妙地暗示了非洲音乐的特征

 

尼僧和兔子的像,远一点看就成了猿的头部

 

到了20世纪毕加索对这种错觉的艺术产生了兴趣并将其运用在雕刻作品的制作上,产生了独特的效果。但是,在西班牙出生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达利更加巧妙地将其技法运用在绘画创作上。

 

>> 一定距离而产生的错觉

 

观赏的距离即使是不发生变化,也能产生双重的错觉现象。但是,这种艺术形式的造型必须是同一个图像其中的某部分,或者是图像的全体含有复数的映像,或者是说,一个完整的图像,由于视点的变化而可以产生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具有独立意义的形象。

 

我们在观赏视觉艺术作品时,一般对形态轮廓线的内侧和外侧区别开来去认识。比如,地图上表示湖泊的轮廓线,我们在认识它既是湖泊的轮廓线的同时,也能感知它也是表示陆地的轮廓线,同样海岸线在表示海洋的同时,也具有标识陆地和海岛的功能。这种特性被称之为轮廓线的一面性,通常,我们有利用这种一面性去识别和判断图形的倾向性。但是,决定哪一部分是图形,哪一些是背景,则属于我们知觉上的问题。在自然界,也就是在我们实际生活的空间里,其判断的方式与在平面上又有所不同,比如说,某种表现出来的现象是色彩方面的差异呢,还是质地不同的结果呢,这种带有双重性质的暧味判断的情况,在现实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在平面的场合下,即使上述那样判断的条件不够充分,只要图像能够非常接近自然地去表示物体,就有可能产生双重的视觉印象。

 

我们容纳信息的感觉器官,不仅能够随着外界刺激的变化而变化,还能应付图形所隐含的、能够感受出来的信息,也就是说,人们在感受某个具有特定意义形象的同时,也能感知其所包含的具有另外意义的形象。在这里,通过认知所表示出来的物体的可能性是多重性的,具有不能决定形象属性的暧味性,像这样的视觉感知形成的关系,刺激的变化即使是完全相可,也能相互解释出完全不同的含义来。作为 个特殊的造型方法,其先决条件是图像的轮廓线一部分或者是轮廓线的全体为图像所共有。以最单纯的六角形的联接为例:蜂巢和龟甲都是用独立的六角形联接起来而构成的,但是,相邻的两个六角形的轮廓线相重合,就会复合成为一条线,这条线为各自不同的六角形所共有,形成了形外有线、线内有形的特殊的视觉现象,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就会知道多重形象设计所必需的自然条件。首先是对形成映像的对象是非常熟悉的,或者是曾经学习过的和亲手触摸过的东西。我们感知物体的视觉过程,其实是人们大脑里既有的经验与新的视觉刺激所感受的信息进行对照和认同的过程。如果视觉所感受到的形象,有两个形态与既有的视觉形式相吻合的话,就能产生这种多种图像竞相识别的视觉现象,也就是这里所说的多重的错觉。有时候能感知到这一个形态,还有的情况下能感知到另 一个形态的样子,这是因为我们对传达到大脑里视觉信号的判断,往往局限于形象的某个侧面的缘故,一般来说对形象全体的认定是取决于视觉认识的回路里所含有的某些固定因素。

 

正在回首顾盼的少女,如果把少女的面颊看成为鼻子图形就转变成老太婆。此画是根据“光阴如箭”创作的

 

在这里我们来看一下心理学上被经常使用的“少妇和老婆子”的图画。当图像中问的一条线被确认为鼻子的时候,鼻子下面的横线就能够被认为是老婆子的嘴,鼻翼上面的曲线能看成为老婆子的眼睛,这样,就构成了 幅老婆子的形象;但是,那条线最初不是看成为老婆子的鼻子而是被认定为少妇的面颊时,我们的视觉就能把图像感知为少妇的肖像。

 

牛年贺年片上牛的图案,是由两个与牛字相关的字母构成的

 

猫(CAT)的文字及其文字的形象化

 

驯鹿与鹦鹉

 

人们的视觉活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当形态的某一部分被确认之后,人们的视觉认知回路就会由这部分而开始围绕着形态的全体去进行判断和感知。

 

为民歌而设计的招贴匣

 

 



色彩错觉

 

色彩错觉:包括膨胀与收缩的面积错觉、前进与后退的距离错觉、轻色与重色的量感错觉、冷色与暖色的颜色错觉。

 

1、膨胀与收缩的面积错觉

 

同样面积大小的色彩,有些看起来比实际面积大一些,而有些看起来比实际面积小一些。比如将一根等粗的棍棒,一头涂成红色,一头涂成蓝色,看起来会觉得红的一头显得粗,蓝的一头显得细。同样,将一根等粗而未涂色的木棍一头衬以红布,一头衬以蓝布,看起来会觉得衬红布这头细而另一头粗。又如法国国旗红:白:蓝三色的比例为35:33:37,而我们却感觉三种颜色面积相等。这是因为白色给人以扩张感觉,而蓝色则有收缩的感觉

 

 

2、前进与后退的距离错觉

 

在同一距离的色彩,有些感觉较近,有些感觉比远。如在等大的纸上分别画出同样大小的蝴蝶,一幅为蓝底黄蝶,另一幅为黄底蓝蝶,蓝底上的蝴蝶明显地觉得在纸的上面,而黄底上的蓝蝴蝶则似乎在纸的下面,或像黄纸上剪了个蝴蝶形的洞,而下面衬了一张蓝纸。再如:黑、白两块同等大小的颜色并置在一起,黑的感觉小,白的感觉大,同时还会感觉黑的后退,白的往前进。

 

3、轻色与重色的量感错觉

 

同一物体涂上淡黄色和涂上深褐色(浅色与深色),淡黄色让人感觉要轻一些,而明度暗一些的深褐色感觉重一些。

 

4、冷色与暖色的温度错觉

 

红的、橙色之类的颜色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偏蓝、白色之类的颜色则让人觉得寒冷一些。

 

 

5、颜色大小错觉:同样颜色的纸片被分割成宽度不等的纸条,看起来宽度越小的纸条颜色越深,宽度越大的纸条颜色越浅。

 

 



运动错觉

 

错觉的一种。运动或静止物体因其他运动或静止物体而引起静止或运动的视觉现象,或个体在身体静止或运动时因相对其他运动或静止物体而觉得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或整个身体在运动或静止的现象。如,坐在未开动火车上的个体看到邻近火车开动,感到自己所坐的火车在开动;或者相反。由缺乏运动知觉参照系或参照系互换引起的。

 

 

 



主观轮廓错觉

 

亦称“错觉轮廓”,知觉现象。观察者对轮廓不明确的刺激,凭借个人的认知经验而赋予其一种轮廓的错觉。舒曼1904年首先描述。1955年凯尼泽提出著名的标准图例。它像一个白色的三角形平面,位于另外三角形组成的被掩蔽的三角形和观察者之间。多数学者认为,它是在一定感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知觉假设形成的。